“媽媽
,媽媽
,快看!丁老師變成‘大白’啦
!”近日
,家住渝北區(qū)的學生小莉(化名)家里迎來一位特別的客人。龍山小學教師化身“大白”來到了小莉家門口
,孩子激動地手舞足蹈
。
【資料圖】
原來,當天正是丁老師做志愿服務值班的日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霸S是聽到我熟悉的聲音,孩子怯怯地叫了一聲‘丁老師’
。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復后
,可把孩子樂壞了!我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據(jù)丁老師介紹
,從15號上午開始,龍山小學就不斷有教師自愿申請成為社區(qū)志愿者
,負責核酸信息登記
、核酸檢測點長、核酸檢測封管后運送以及發(fā)放抗原檢測包等工作。上門登記核酸信息的教師志愿者。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fā)
“戰(zhàn)疫情、當先鋒
,我的學生、我來守”
據(jù)了解,龍山小學于11月14日接到龍山街道征集志愿者通知
,全校教師在校長楊乾敏的主持帶頭下
,參與志愿者線上接龍。校長楊乾敏
、副校長羅美莉以及教師丁澤強
、譚云姣、陳薪宇
、后勤人員馬福田6名教師志愿者于11月14日征集完畢
,15日上午7點準時出發(fā)。
“請排好隊,保持兩米間距
!”“請出示您的渝康碼或身份證進行登記”……從三尺講臺到防控一線
,從街道社區(qū)到各個小區(qū),教師志愿者們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指導下
,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化身溫暖的“大白”。把責任使命扛在雙肩
,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疫情防控
,責無旁貸”的精神,積極主動投身到一線“實戰(zhàn)”中
。上門做核酸時的信息登記
。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fā)
“戰(zhàn)疫情、當先鋒
,我的學生
、我來守”據(jù)副校長羅美莉講述,不少老師在志愿服務期間
,遇到了自己的學生
,當被學生們認出自己時,孩子們眼里閃爍的光芒
,讓老師們?yōu)橹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皩τ诤⒆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身教永遠大于言傳!在防疫一線看見自己熟悉的人
,在防控期間能幫助身邊的人
,或許這就是作為志愿者除日常工作外最開心的瞬間?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登記核酸信息 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fā)
實際上
,龍山小學教師志愿者團隊還會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在上門服務時
,給不能出門的同事們送去愛意的“投送”
,讓他們居家隔離時的心也被時刻溫暖著。
在疫情防控期間
,把“病毒”隔離在外
,而它卻從不會將時刻掛念的心隔斷。龍山小學的每一名師生
,都是一個完整的集體
,而每一個人也因此次線上云端網課以及志愿者一線“會面”變得更加團結
、更加有愛,讓龍山教育深入人心
、深入每一名師生的骨子里
。樓道電梯消殺。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fā)
“群之所為
,事無不成”防控一線 “疫”心一意
上崗數(shù)日,每天的堅守
,憑借的是教師們勇敢無畏的韌勁
。龍山小學教師志愿者隊伍“力出一孔,有的放矢”
,各司其職
,忙而不亂,形成了高水平思想保障下的高水平工作推進局面
,確保所處街道志愿者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完成信息登記后的輔助工作。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fā)
從白天到黑夜
、從清晨到凌晨
,看似簡單的信息登記工作,實則承載著龍山教師奮戰(zhàn)一線的決勝信念
,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街道居民的健康與安全
,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與各街道志愿者們一同攜手共進,搭建重慶疫情防控的堅實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