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
,國內車市降價潮余波未退
,進入下半年后,新一輪價格戰(zhàn)又打響了
。
上汽大眾旗下9款SUV車型降價
,最高優(yōu)惠6萬元;零跑汽車對旗下C11和C01部分車型下調售價
,最高下調2萬元
;極氪汽車宣布下定極氪001的用戶可享最高3.7萬元立減優(yōu)惠;哪吒汽車旗下2022款哪吒S 最高降價4.9萬元……據不完全統(tǒng)計,8月以來,已有10余家車企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降價。
車企此輪降價,除受宏觀經濟環(huán)境不穩(wěn)定
,消費者消費信心低迷影響之外,一個直觀的原因是上游原料價格下調。今年以來,電池原材料價格一直處于下行趨勢。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大約22萬元/噸,相較年初價格幾乎腰斬。其他電池原材料如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其價格今年也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原材料成本下降,帶動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隨之下降。從車企自身看,降價也有沖銷量的考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完成廠家設定的年度銷量目標情況很不理想,僅有24.9%的經銷商完成上半年既定目標
,超過4成的經銷商半年銷量任務完成率不足80%。而整車廠完成銷量目標的情況也不樂觀
。數據顯示
,在11家披露了年度銷量目標的上市車企中,上半年無一家目標完成率達到50%
,即使是表現較好的比亞迪
、吉利、理想汽車等
,完成率也不過40%。顯然
,要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促銷,而降價策略被認為具有立竿見影之效
。
當然
,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也是迫使部分車企跟隨參與價格戰(zhàn)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而言
,目前最主要的壓力制造者是特斯拉
。今年初新能源汽車降價潮,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于特斯拉的大幅降價
。在本輪調價中
,特斯拉又扮演了攪局者角色:進入8月以來,特斯拉先后對ModelY/3和ModelS/X進行價格調整
,優(yōu)惠最高達7萬元
。有人說,這些都是小意思
,來自特斯拉更大的“威脅”是其即將上市的新款Model3——它不僅進一步減少了零部件數量
,還使用了更多一體化壓鑄技術,有望將生產成本降低14%
,因此其市場售價將更低(或會低于20萬元)
。如果真是這樣,國內新能源車企都要重新估算自己的承壓能力了
。
看來
,今年下半年,國內車市價格戰(zhàn)還會繼續(xù)
。不少人認為
,此次全行業(yè)范圍內的價格戰(zhàn)是各種現實因素促成的一個必然結果。對于市場充分競爭的行業(yè)來說
,價格戰(zhàn)遲早會發(fā)生
,而且會不斷發(fā)生,這是由經濟規(guī)律決定的
,汽車行業(yè)也不例外
。
總體來看,價格戰(zhàn)既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具有雙刃劍特征。現在
,越來越多的人推崇綠色低碳出行
,新能源汽車正在走進千家萬戶。然而
,高昂的售價一直是阻礙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障礙之一
。車企們實施降價策略,無疑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使更多有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下決心購買
。顯然,價格戰(zhàn)一定程度上會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
,進而帶動整個市場快速發(fā)展
。
不過
,價格戰(zhàn)拉低汽車售價的同時,也會拉低其他重要的東西
。消費者享受低價的代價
,就是難以獲得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道理很簡單
,汽車廠商降價銷售
,單車利潤會攤薄,這就會使得其減少用于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投入
,必然導致用戶體驗變差
,消費糾紛不斷增多。價格戰(zhàn)引發(fā)惡性競爭
,最初的受益者是消費者
,最終的受害者也是消費者。而且
,價格戰(zhàn)還會對整個市場未來發(fā)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前,國內汽車企業(yè)技術升級及產品結構調整的資金主要靠自我積累
,但車企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tài)
,就沒有能力投入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而只停留在低端混戰(zhàn)
,沒有更多精力
、時間、資金等進行高端產品開發(fā)
,就會給國外產品占領國內市場讓出通道和空間
。
不可否認,降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企業(yè)的產品銷量
,擴大市場份額
,加速對弱者的淘汰。市場經驗表明
,任何行業(yè)在經歷價格戰(zhàn)之后
,都會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甚至出局的格局
。這是一種市場自我凈化
。經濟學上,價格作為市場競爭要素非常重要
,不是不可以用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中,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那種飲鴆止渴
、殺雞取卵
、全敗全傷的殘酷價格惡戰(zhàn),最好別玩
,該收手時一定要收手
。要戰(zhàn),就要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戰(zhàn)
,用體現產品和服務特性的差異化來征服消費者
,占領市場;要戰(zhàn)
,就要在強化內部管理上戰(zhàn),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取得競爭優(yōu)勢;要戰(zhàn),就要在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上戰(zhàn),以品牌效應創(chuàng)造市場價值,獲得長久的市場發(fā)展動力和成長空間。 □ 胡立彪
關鍵詞:
最近更新
- 汽車價格戰(zhàn):此中有風險 參與要謹慎2023-08-25
- 美國演員大罷工持續(xù)逾月2023-08-25
- 日本本州東海岸遠海發(fā)生5.8級地震2023-08-25
- 雙臺共舞!新臺風“達維”生成,“蘇拉”或成下一個超強臺風2023-08-25
- 中國空間站太空栽培喜獲豐收 收獲階段性應用成果2023-08-25
- 揭秘!UP主紛紛入手的短視頻拍攝神器Feiyu VB4,手機也能拍大片!2023-08-25
- 叮咚!中小學開學溫馨提示,請查收!2023-08-25
- (長江云)咸寧咸安: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