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wkeia"><dfn id="wkeia"></dfn></ul>
  • <fieldset id="wkeia"></fieldset>
  • <option id="wkeia"></option>
  • <ul id="wkeia"></ul>
    •  

      天天精選!濟(jì)寧市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xié)定處方公布

      發(fā)布時間:2023-01-03 11:31:33  |  來源:濟(jì)寧市衛(wèi)健委網(wǎng)站  

      新冠病毒感染屬于中醫(yī)疫病范疇

      ,常為感受疫戾之氣所致
      ,無論老少,普遍易感
      ,中醫(yī)藥對于改善癥狀效果均較明顯
      。總結(jié)目前臨床實(shí)踐中患者癥狀表現(xiàn)
      ,根據(jù)不同癥狀制定了協(xié)定處方
      。服藥期間若癥狀、體征發(fā)生改變
      ,如體溫持續(xù)3天超過39度
      ,或出現(xiàn)胸悶憋喘、口唇紫紺者,請立即前往醫(yī)院進(jìn)行診治
      。兒童
      、孕產(chǎn)婦、肝腎功能異常者請遵醫(yī)囑服用
      。涉及超藥典劑量
      ,應(yīng)當(dāng)在中醫(yī)醫(yī)師辨證指導(dǎo)下使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發(fā)熱為主癥

      ,伴有頭痛
      、全身肌肉酸痛、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
      、腰痛等癥狀明顯者

      方藥:一號方(柴葛解肌湯合銀翹散加減)

      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5g

      、竹葉10g
      、生石膏30g、荊 芥10g
      、羌活10g
      、白芷10g、川芎10g
      、防風(fēng)10g
      、蘆根30g、黃芩10g
      、葛根15g
      、柴胡10g、藿香10g
      、佩蘭10g
      、生甘草6g。

      發(fā)熱為主癥

      ,伴有咽痛
      、咽干、咳嗽等癥狀明顯者

      方藥:二號方(葳蕤湯加減)

      組成:淡玉竹12g

      、杏仁10g、生石膏30g
      、白薇10g
      、羌 活10g、獨(dú)活10g
      、川芎10g
      、廣木香9g、葛根15g、牛蒡子12g
      、蟬蛻6g
      、生甘草6g。

      發(fā)熱為主癥

      ,伴有腹瀉
      、惡心嘔吐、不欲飲食等胃腸不適癥狀明顯者

      方藥:三號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組成:藿香10g

      、半夏曲9g、生白術(shù)12g
      、陳皮10g
      、茯苓15g、紫蘇10g
      、白芷10g
      、羌活10g、厚樸10g
      、大腹皮10g
      、桔梗10g、生姜3片
      、大棗1枚、生甘草6g

      發(fā)熱或低熱

      ,微惡寒,咳嗽
      ,無汗或汗出不暢
      ,口渴咽干,四肢肌肉酸痛
      ,乏力等癥狀輕微者

      方藥:四號方(銀翹散加減)

      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5g

      、桔梗10g
      、荊芥10g、竹葉10g
      、牛蒡子12g
      、薄荷6g、淡豆豉12g
      、蘆根30g
      、生甘草6g。

      發(fā)熱,咽喉疼痛

      、咽干咳嗽等不適癥狀明顯者
      。尤其適用于體虛人群。

      方藥:濟(jì)寧市中醫(yī)院協(xié)定方蘭天清瘟合劑

      組成:黃芪12g

      、炒白術(shù)9g
      、桔梗12g、連翹18g
      、板藍(lán)根12g
      、紫蘇葉9g、藿香12g
      、防風(fēng)9g
      、紅景天12g、北柴胡12g
      、馬鞭草12g
      、生甘草9g。

      發(fā)熱

      ,畏寒
      、咳嗽、頭項(xiàng)疼痛
      、全身肌肉疼痛
      、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腰疼等不適癥狀明顯者

      方藥: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經(jīng)驗(yàn)方清肺排毒湯

      組成:生麻黃9g

      、生石膏15-30g(先煎)、炙甘草6g
      、杏仁9g
      、桂枝9g、澤瀉9g
      、豬苓9g
      、白術(shù)9g、茯苓15g
      、柴胡16g
      、黃芩6g、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冬花9g
      、射干9g
      、細(xì)辛6g
      、山藥12g、枳實(shí)6g
      、陳皮6g
      、藿香9g。

      發(fā)熱

      ,頭痛
      、咳嗽、痰白粘或色黃
      、鼻塞流涕
      、咽干咽痛、口渴等不適癥狀明顯者

      方藥:濟(jì)寧市中醫(yī)院協(xié)定方柴子敗毒湯

      組成:北柴胡18g

      、牛蒡子12g、虎杖15g
      、紅景天9g
      、炒白術(shù)9g、炒蒼術(shù)9g
      、桔梗12g
      、連翹18g、金銀花15g
      、防風(fēng)9g
      、炒薏苡仁15g、茯苓12g
      、浙貝母9g
      、生石膏20g、蘆根30g
      、生甘草9g。

      中藥煎服方法

      盡量使用砂鍋

      、搪瓷
      、玻璃、不銹鋼具
      ,忌用鐵
      、鋁、銅器
      。先將中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
      ,加水量一般超過藥面2-3厘米。水煎服
      ,每日1劑
      ,每劑水煎400ml
      ,分2-4次溫服,服用前可熏蒸鼻腔
      。老人
      、兒童以及體弱者酌減。服藥期間清淡飲食
      ,保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責(zé)任編輯:瀚海

      關(guān)鍵詞: 濟(jì)寧市中醫(yī)院 病毒感染 銀翹散加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