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類隨著上交所一紙終止上市決定的作出
,*ST新億作為2022年內A股首只退市股票浮出水面。根據安排,*ST新億于3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為15個交易日。上交所 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
,對該公司股票予以摘牌,*ST新億股票終止上市。
*ST新億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這也意味著2022年A股上市公司退市的大幕開啟。實際上,就在*ST新億作為2022年A股首家退市公司浮出水面的同時,更多公司退市的身影也是依稀可見。比如,*ST長動3月24日晚間公告稱
,其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為2021年度財務報告出具的意見類型為無法表示意見,公司股票觸及深交所終止上市條款,公司股票自3月25日開市起停牌
。*ST長動有望成為2022年首只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
同時
,年內首家“1元退市”公司基本鎖定
。*ST艾格3月24日報收0.72元,這已是公司收盤價連續(xù)第15個交易日低于1元
,即便后續(xù)5個交易日每天漲停
,股價也仍將低于1元,從而觸及連續(xù)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的退市規(guī)定
。這意味著*ST艾格基本鎖定退市
。
實際上,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yè)績披露進入高峰期
,被“披星戴帽”公司若基本面仍未改善
,都將面臨著退市的壓力。初步統(tǒng)計
,今年以來
,有70多家公司發(fā)布“可能被終止上市”的公告,不少公司因業(yè)績繼續(xù)虧損
,可能被終止上市。其中
,3月份以來披露“可能被終止上市”公告的公司就超過了40家
,包括*ST大集、*ST易見
、*ST中天
、*ST游久、*ST景谷等
。
應退盡退
,這是上市公司退市工作的一項要求。上述公司在觸及退市條款的情況下
,退市是其無法回避的選擇
,也是唯一的選擇,正所謂“法不容情”
。而且通過退市
,達到優(yōu)勝劣汰的目的,這也有利于優(yōu)化股市的資源配置
,從而促進股市的健康發(fā)展
。因此
,在上市公司退市的問題上,應退盡退的工作要求絕對不能動搖
,要堅持到底
。
不過,在堅持“應退盡退”的同時
,如何做得“退得穩(wěn)”
,這是市場需要正視的問題。在上市公司的退市問題上
,近年來
,管理層一再表示,既要“退得下”
,還要“退得穩(wěn)”
。這里的“退得下”也就是應退盡退,但“退得穩(wěn)”顯然是一個更高的目標
,同時也是上市公司退市務必要達到的目標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減少退市帶給市場的沖擊
,才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上市公司退市如何做到“退得穩(wěn)”,其包括的內容當然是多方面的
。比如
,退市的信息披露要透明。從事先的退市風險提示
,到退市的具體安排
,都讓投資者心中有數,以便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又比如
,“退得穩(wěn)”就需要給投資者“退出”的機會,如退市整理期交易就是這樣的“退出”安排
,讓愿意退出的投資者有機會退出來
。當然,要做到“退得穩(wěn)”
,還必須給退市公司一個去向
,這樣企業(yè)即便退市了,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還有一個交易的機會。目前企業(yè)退市之后都安排在新三板掛牌
,這是有利于“退得穩(wěn)”的。
不過
,要讓退市做到“退得穩(wěn)”
,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賠償投資者損失
。目前上市公司退市,基本上都是由投資者來買單
,這顯然并沒有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當然,退市并不意味著一定就要賠償投資者損失
,但有些公司的退市是必須要賠償投資者損失的
,比如,企業(yè)因為造假而退市
,企業(yè)因為大股東的掏空而退市
,這樣的退市必須賠償投資者損失。以*ST新億退市為例
,該公司既涉及財務造假情形
,同時也涉及被大股東掏空的情形。因此
,*ST新億退市必須賠償投資者的損失
。
但如何讓投資者得到賠償呢?一方面是對于這種向退市公司的索賠要盡可能采取特別代表人訴訟的方式
,這更多的投資者得到賠償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退市公司賠不起的問題。如*ST新億原本就被大股東掏空了
,要其在短時間內賠償投資者的損失
,這是很困難的。所以
,這就需要追究掏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之責
,讓大股東也承擔賠償投資者的責任。同時由投資者保護基金墊付對投資者的賠償款項
最近更新
- 讓退市公司“退得穩(wěn)”的關鍵在于賠償投資者損失2022-03-31
- 成都至上海一高鐵列車長確診,車上所有密接人員已集中隔離2022-03-31
- 上海一酒店推出“無憂避世套餐” 3999元秒售空:網友直呼有錢會玩2022-03-31
- 提升上市公司財報內部控制有效性重在對癥下藥2022-03-31
- 電動時代后市場服務如何不缺位2022-03-31
- 廣東高速清明出行高峰預計出現在4月2日17時2022-03-31
- 14股由盈轉虧2022-03-31
- 上海電氣由盈轉虧 虧-118.9億2022-03-31
- 今日上市公司重磅新聞全覽2022-03-31
- 久違的大漲
,機會在哪里?2022-03-31- 早盤:三月收官如何演繹2022-03-31
- 上海浦東啟用蔬菜應急保供大倉,兩天已供400噸2022-03-31
- 克里姆林宮歡迎烏方開始有具體書面提議,但認為談判“沒有突破”2022-03-31
- 調查顯示贊同普京的俄羅斯民眾比例大幅上升2022-03-31
- 老沙:初春的廉價籌碼要珍惜2022-03-31
- 面對美國 印度最近為啥這么剛?2022-03-31
- 海南發(fā)布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若干措施2022-03-31
- 六連降!豐田2月銷量同比跌1.5%2022-03-31
- 新能源車大賣之下的“預防針”:服務如何不缺位2022-03-31
- 疫情下的車企自救:直播賣車能否雪中送炭?2022-03-31
- 3月奔馳召回超9萬輛汽車2022-03-31
- 去加油!油價或“七連漲” 機構預計加滿一箱多花4.5元2022-03-31
- 國常會送來暖意 央行重磅定調 A股拐點時機已至?2022-03-31
- 農銀理財2021年凈利潤17.21億元同比增長73.7%2022-03-31
- 泛華控股CEO胡義南:重疾險增長會放緩 預計未來10年總計3億人退休2022-03-31
- 小米消費金融2021年凈利潤368萬元:Q4單季賺7449萬元大逆轉扭虧2022-03-31
- 晉商消金2021年凈利6094萬元同比增12.5% 湖北消金賺9320萬元同比增470%2022-03-31
- 51信用卡2021年凈虧損2.61億元同比大降85%:P2P清退和疫情影響大幅減弱2022-03-31
- [快訊]興業(yè)銀行115894萬限售股4月7日解禁2022-03-31
- [快訊]盛劍環(huán)境1293萬限售股4月7日解禁2022-03-31
獨家推薦
-
蘭考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掛“新牌”
3月25日,在完成從本質上讓開發(fā)區(qū)回歸經濟屬性的一系列體制改革任務后,煥然一新的蘭考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在全省縣(市、區(qū))率先掛牌。蘭
-
廣東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預制菜產業(yè)高地
3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fā)布《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十條措施》(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
-
廣州創(chuàng)新發(fā)展水平持續(xù)提升 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呈現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
3月25日,廣州產投集團旗下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廣州市科學技術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了《
-
永定河2022年春季生態(tài)補水全面啟動
3月15日上午,位于永定河上游的山西大同冊田水庫開閘,水流從閘口飛瀉而下,向下游官廳水庫奔涌而去。此次開閘放水,標志著永定河2022年春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