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guān)“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的人物:諸葛亮諸葛亮的事例:躬耕隴畝諸葛亮于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
,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
,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
,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3
、2、隆中對策諸葛亮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quán)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4
、劉備聽后大贊,力邀諸葛亮相助,于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5
、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guān)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 ,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
6
、”3
、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來
,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
。
7、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8
、曹軍進城之后住入了民房。9、夜里狂風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10、大火迅速燒起來
。11
、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12
、4、舌戰(zhàn)群儒曹操大軍沿江結(jié)寨,準備并吞江東。13
、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zhàn)難以定奪。14
、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quán)要與劉備聯(lián)合抗曹。15
、才有后來的赤壁之戰(zhàn)。16
、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后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17
、擴展資料: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外交家
、文學家
、書法家、發(fā)明家
。
18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后,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19
、后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lián)合東吳孫權(quán)于赤壁之戰(zhàn)大敗曹軍。20
、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21、建安十六年(211年)
,攻取益州。22、繼又擊敗曹軍
,奪得漢中。23、蜀章武元年(221年)
,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quán),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24
、蜀后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領益州牧。25
、勤勉謹慎
,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lián)盟
,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guān)系
。
26、實行屯田政策
,加強戰(zhàn)備
。
27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
,多以糧盡無功。
28
、終因積勞成疾
,于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陜西寶雞岐山境內(nèi)),享年54歲
。
29
、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
30
、東晉政權(quán)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
31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32
、曾發(fā)明木牛流馬
、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
,叫做諸葛連弩
,可一弩十矢俱發(fā)。
33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3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諸葛亮
。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
最近更新
-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有哪些相關(guān)的作文|當前聚焦2023-04-21
- 世界滾動:重慶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_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2023-04-21
- 廣饒縣:集采口腔種植體落地廣饒